新闻资讯

蓝月测控•新闻资讯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仪器中粉尘监测的关键作用
发布时间:2025-06-23 09:59:15    作者:创始人

隧道工程在便利交通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且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挑战。封闭的空间内,施工或运营车辆排放的有害气体与作业产生的粉尘混合聚集,对施工人员健康、设备运行安全及工程进度构成严重威胁。在隧道有害气体检测仪器中,整合高精度的粉尘监测功能,对于全面评估环境风险、保障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1

隧道内粉尘的主要来源包括施工机械(如凿岩机、挖掘机)的作业扬尘、运输车辆轮胎卷起的细微颗粒以及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富含碳颗粒的废气。这些粉尘颗粒物,尤其是细小的PM2.5和PM10,不仅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害,更容易吸附隧道内同时存在的多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形成复合污染。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极易引发尘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职业病,甚至增加致癌风险。更严重的是,某些高浓度的可燃性粉尘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爆炸隐患。因此,仅仅监测有害气体是远远不够的,对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精准的监测是隧道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隧道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其先进性往往体现在对多种环境参数的综合监测能力上。集成专业的粉尘监测模块,能够实现对PM2.5、PM10甚至TSP的同步、连续检测。这类集成化的仪器要求其粉尘监测单元必须具备极高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以应对隧道内潮湿、多尘、空间受限的严苛条件。高性能的粉尘监测单元通常采用激光散射原理,其优势在于分辨率极高,能够识别小至0.3微米的颗粒物,确保数据的精确性,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同时,为了适应隧道内可能的高湿度环境(有时接近饱和),优秀的单元工作湿度范围需达到0%至99%RH,并具备IP65及以上的防护等级,防止水汽和粉尘侵入损坏核心部件。

2

为了实现高效的安全预警和通风调控,仪器的响应速度和数据更新频率至关重要。先进的粉尘监测模块响应时间可达1秒,数据更新频率为1Hz,这意味着几乎能实时反映隧道内粉尘浓度的变化。测量启动时间也非常短,即使在湿度高于60%的条件下,通常也能在20秒内完成启动并输出稳定数据,确保在人员进入新作业面或环境突变时能迅速提供关键信息。其检测范围需覆盖实际应用所需,例如PM2.5监测范围通常为0.0至999.9μg/m³,PM10为0.0至1999.9μg/m³,TSP则可能达到0至30.00mg/m³,足以应对隧道施工或运营中可能出现的浓度波动。

为了便于在隧道复杂环境中部署和构建监控网络,这类集成粉尘监测功能的检测仪器设计通常十分紧凑坚固。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外壳,体积小巧(例如约176.5mm x 116.5mm x 36.0mm),重量轻(小于0.4kg),并预留标准安装孔位,便于固定在隧道壁或支架上。在数据输出方面,提供RS485有线通讯以及433MHz或LoRa无线通讯方式,使得监测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隧道管理中心的监控平台,或通过网关上传至云端。这使得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隧道各段的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生成可视化图表,及时分析风险,自动或手动联动通风系统,有效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保障作业环境安全。

3

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粉尘监测功能整合进隧道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构建了一套全面的隧道环境安全监控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够预警单一的有毒气体超标风险,更能精准捕捉粉尘污染的动态及其与有害气体协同作用的潜在危害,为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保障,是守护地下空间作业人员生命健康的关键防线。



 

蓝月专业气体工程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提交需求快速为您推荐合适产品

咨询电话:13924599191(微信)


13924599191

免费样机申请

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