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蓝月测控•新闻资讯

激光甲烷气体分析仪在窨井内的安装规范
发布时间:2025-05-13 10:57:13    作者:创始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管网系统中的甲烷浓度监测成为预防燃气泄漏、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环节。窨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节点,其内部有害气体监测需求日益凸显。本文将围绕甲烷浓度监测装置在窨井环境中的安装要点展开分析,并结合新型激光甲烷气体分析仪的技术特点,阐述井下有害气体监测的标准化实施方案。

1

一、窨井内甲烷检测仪安装核心注意事项

环境评估与预处理

安装前需对窨井进行全方位勘察,重点确认井内温湿度是否符合设备工作范围(-20℃~+60℃,湿度≤98%RH)。对于存在积水或淤泥的井室,应先进行清淤排水作业,确保检测仪安装高度距离井底≥20cm,避免液位传感器长期浸泡影响数据准确性。

定位与空间布局优化

甲烷浓度监测装置应安装在距离地表15-20cm的井壁位置,避开气体易聚集的井底区域。安装架须用M8膨胀螺钉或高强度水泥钉固定,确保设备主体与井壁保持5cm以上间距,保障气体自然扩散路径畅通。同时需避开管道法兰、阀门等易泄漏部位,建议与潜在泄漏源保持1m以上水平距离。

防爆防护与信号强化

在含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窨井中,必须选用EX d IIC T6 Gb防爆等级设备。安装前需检查设备防护层完整性,确保IP68防护等级达标。天线布设需遵循"信号优先"原则:在信号强度≥-85dBm区域,可将天线置于井内距地面15cm处;当信号质量不足时,需采用路面开槽工艺(18×7×3cm槽体)将天线延伸至地表,并做好防水密封处理。

运行参数定制化设置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要求,建议将检测周期设置为30分钟/次,数据上传间隔调整为24小时/次。报警阈值应设置为甲烷体积浓度1%LEL(约500ppm),并启用"三级报警联动"功能:首次超标立即上传,后续2小时内每30分钟上传数据,单日报警上传不超过3次,避免网络资源过度占用。

2

二、激光甲烷气体分析仪的技术优势与安装适配性

本司研发的井下有害气体监测系统,集成激光光谱分析技术与多参数传感模块,为窨井安全监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精准监测性能

实现0-100%LEL量程范围内±3%FS的检测精度。相较于传统催化燃烧式传感器,该激光甲烷气体分析仪具备强抗干扰能力,可有效区分CH4与CO、H2S等混合气体,避免交叉敏感导致的误报警。

长效运行保障

3.6V锂亚硫酰氯电池组配合智能功耗管理系统,在默认工作模式下可实现39个月持续运行。特有的"深度休眠-定时唤醒"机制,使设备在非检测时段功耗降至8μA,确保在极端温度(-20℃~+60℃)环境下稳定供电。

多维数据采集

除甲烷浓度监测外,设备集成PT1000温度传感器和电容式液位探头,可同步采集-20℃~+80℃温度数据和0-5m液位信息。三轴加速度计实时监测设备位移状态,防范因井盖震动导致的设备脱落风险。

智能传输体系

内置4G CAT1通信模组支持移动/联通/电信全网通,搭配北斗三代+GPS双模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达±2.5米。设备预装3年通信服务套餐,支持MQTT/HTTP双协议传输,兼容主流物联网平台数据对接需求。

3

三、工程实施要点与维护规范

施工团队需严格遵循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和CJJ/T146《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72小时试运行,重点验证:

数据上传时效性(≤30秒)

定位轨迹吻合度(井盖坐标偏差<3米)

报警响应速度(从浓度超标到平台告警≤15秒)

日常维护需每季度进行井内设备状态检查,使用专业标定设备进行半年期气体标定。当电池电压低于3.0V或通信失败连续超过24小时时,平台自动触发运维工单,确保监测系统持续有效运行。

通过科学规范的安装实施与先进激光检测技术的有机结合,现代甲烷浓度监测装置已实现从"被动防护"到"智能预警"的跨越式发展。本司这款仪器的IP68防护、双模定位等特性,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助力智慧市政建设迈向新台阶。



 

蓝月专业气体工程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提交需求快速为您推荐合适产品

咨询电话:13924599191(微信)


13924599191

免费样机申请

首页

返回顶部